現今社會有個不成文的觀念,「人一定要有錢」
我小時候在作文《我的夢想》裡,寫的內容也很庸俗,就是長大要賺大錢、當個有錢人。
如今出社會工作也是以成為「有錢」的人當目標在努力。
至於財富要達到多少錢,並不是很清楚,只知道越多越好。
所以一直以來,為了成為有錢人,我也都以「錢」作為標準在衡量事情值不值得付出。
「這個利潤太低,不划算」
「現在工資都XX元了,做這種工浪費時間」
「做這個對我有什麼好處?」
凡事以「獲得多少酬勞」來決定自己要不要做下去。
不過現實中,還有個讓我揮之不去的心結,就是文憑。
台灣一直以來都有個不成文的風氣,用功讀書,考上好高中,讀好大學甚至研究所,未來才有好的前途跟發展。
於是乎產生了一個迷思,認真讀書、擁有好學歷的人才可能賺到錢,有好的成就。
那不喜歡讀書、擁有三流文憑的人,他的未來是怎樣的呢?
我是不愛讀書的人,我也曾經以自己的三流大學畢業感到羞恥,
因為文憑不好,所以我認為自己的程度,注定了只能做基層的工作,只能領那少少的2到3萬,
雖然不羨慕有高收入高文憑的人,但卻有些自悲自己的學經歷。
出社會的十幾年來我錢賺得雖少,但我很用心把錢存下來,想藉由儲蓄的增加來撫平我對低收入的不安全感。
有時同學聚會、或教會聚會,看到事業有成、高學歷的同學或教友,多少會覺得對方高攀不起,或自覺慚愧。
這個自卑感,讓我一直處在一種自己很卑微,但又有點認命的束縛感裡。
後來從結婚生子、到生完二寶,我感受到強烈的經濟恐懼,孩子的出生象徵支出的增加,
我的低收入已經無法滿足目前的開銷了,於是開始接觸股票、開啟了對新的事物產生好奇跟學習動力。
在學習過程中我得到快樂,但因為這些成就無法為我建立收入來源又中斷。
透過先生的建議,開始找尋跟自己專長有關的、比現在收入更高的工作。
但在一次次的面試中,我逐漸產生質疑。
為何我要從朝九晚五的工作,再跳到朝九晚五的工作,目的只為了薪資的增加?
雖然目前的自己確實需要增加收入,但為什麼只剩下這個選項呢?
創業?要做什麼?前期很花錢而且未必未來會賺。
下班後打工?你有小孩不可能這樣賺。
我有些茫然了,為什麼人生只剩下追求金錢呢?
在我開始出現一堆疑問之後,我跟朋友分享了心情,但沒有人能回答我。
我知道沒有人能給我答案,所以我自己尋找答案。
透過youtuber的影片、書籍、透過一些社會經驗較豐富的朋友的交流,
我逐漸釐清一些思維,也將思維調整了。
現在我不以追求金錢為出發,我找出自己的夢想,並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嘗試。
現在雖然看不到成果,但我想用這個方式去走看看。
即便目前我並沒有因為這個夢想得到收入,但我的心卻不再恐慌焦慮、因為我已經漸漸清楚我想要的是什麼了。
哥林多後書5:7 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,不是憑著眼見
【以上純屬個人心情分享,無任何立場。】
阿泡的投資理財與個人成長快速索引
【阿泡的投資理財懶人包】
阿泡的育兒及精油日常快速索引
【阿泡的育兒&精油日常】
LINE貼圖網址這裡
FB專頁:阿泡日常的五四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