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要有空檔,我就會到圖書館去走動,找些有興趣的書籍、或正在學習的相關書籍。
然後再借回家閱讀,不過通常看完就算了。
不過關於投資理財的書,我會希望把書本的內容吸收到腦海裡增加自己的知識,而非看過就忘了。
透過寫讀書心得的方式,能幫助我把相關知識記憶到腦中。所以只要讀完覺得有收穫我都盡量寫成文章當作紀錄。
看這本書原因很簡單。
就是圖片多,文字少、文章標題很精要。
😀😀😀
裡面很多理念跟我日常收集到的資訊很相似,
我想這些 資訊多少也參考了巴菲特的投資觀點而發表的吧!
裡面講到的觀點我覺得很值得參考,
除了基本的看長不看短,不懂得不要碰、別人恐懼時貪婪之外,
還提出了「獨立思考」論點:
1. 不相信證券公司的評估報告。
(就好比銀行理專,通常推薦的都不是對消費者有利的,而是對自己業績或抽成較好的產品。)
2. 不相信技術分析。
因為不能長期幫你賺錢。
3.不做短線、不做多元化投資。
短線就不是價值投資了,所以能理解。
不投資太多種類,會難以掌握持有的投資商品,等於是將不懂的東西買進來。
(而且還分散了資金的分配,長期下來也難感受到複利的成長。)
而巴菲特主張的是長期投資,
他把大部份精力都用在分析企業的經濟狀況跟管理狀況,而非股價波動上。
也提出了四項原則:
企業原則:1.是否簡單且可以了解?
2.營運歷史是否穩定?← 最好有經歷過2008年金融風暴,才能知道他在面對危機時採取的策略。
3.是否看好長期發展?
經營原則:1.經營者是否理性?
2.對股東是否誠實坦白?
3.是否盲從其他法人機構的行為?
不出花邊新聞、或家庭財務糾紛等都可做為評估經營者為人的方式
財務原則:1.看中股東權益報酬率(ROE)←這個指數越高代表對股東越大方
2.算出自由現金流量折現(DCF)
※就是把未來的獲利,用利率(折現率)進行打折,折算成現值的方式,就是要算的意思-.-
3.尋找高毛利率的公司
4.每一元的保留盈餘,確定公司至少已經創造一元以上的市場價值
※白話講,保留盈餘就是賺到的錢留著放撲滿裡,等到帳面有虧了就從這個撲滿挖錢來填坑的意思。
市場原則:1.企業的價值是甚麼?
2.是否能以顯著的價值折扣買到(安全邊際)?
※假設你想買的股票A目前$50,但你只願意用$40買,中間的$10差距就叫安全邊際。
(搞這麼複雜,反正你要的股票跌到$40你就會買了啦!)
持有股票後,不要在意市場波動,減少交易次數,集中投資在固定持股上...等等。
這本書還教了很多怎樣評估一家企業是否值得投資的方式,
包含讀懂財報、認識經營策略等,還有計算出股票的潛在價值等方式,
算是整本都很精華的內容,在此就不贅述了。
老實說,這本對我而言難度挺高的,很多專業術語跟計算,看到中間有點讀不下去了。
不過我還是大致瀏覽過,把我認為觀念滿好的部分做了點註記。
目前處在育兒與工作兩頭燒的階段,實在沒時間體力去研究這麼多艱澀的公式。
且本書對於想接觸股票的朋友來說 太艱深了點。
現在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很多人推廣,若想了解長期投資的話,
建議看看台灣存股達人-陳重銘老師、小資女艾蜜莉等相關資訊,
裡面或多或少概念都有些相似,但講解得較為淺顯易懂。
推薦指數:●●○○○
【以上純屬心得分享,不代表任何立場。】
阿泡的投資理財與個人成長快速索引
【阿泡的投資理財懶人包】
阿泡的育兒及精油日常快速索引
【阿泡的育兒&精油日常】
LINE貼圖網址這裡
FB專頁:阿泡日常的五四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