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前有一句投資標語叫:「不要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。」這句話很呼應我這幾年的投資心得。
一年前開始入場台灣股市(台股)我就如此操作:
不把存股標的集中在同一個產業

在接觸台股的一二年,我漸漸感覺到台灣市場不夠大且容易被外資影響。因為台股多為外資所持有,美國隨便一個升息、政策轉變,都有可能影響外資撤資而牽累台股的表現,算是風險滿高的一種命脈被老外掐著的痛...

所以我選擇投資美股ETF,這個投資工具在台灣相對較少人使用,
明明除了股票、還有基金、外幣定存等投資工具可以操作,為何要選這麼冷門的投資工具?

 

因為投資美股ETF可以自己決定買點、產品。我不喜歡將投資主導權交給外人(所謂專家)去操作,因此基本不考慮基金。

而外幣定存是可以參考看看,坊間銀行也有很多家推行外幣高利定存方案。但投資門檻較高,動輒就要萬元以上美金
2019年元月匯率約1:31計算,至少要換匯$310,000才能使用這方案)或者從外部銀行轉帳到該行的新資金(中間還有手續費),才能做這個定存方案,而且定存期間到期後,就不再享有這個方案的高利率了。

我認為美金的匯率偏高,若為了高利定存去承受那偏貴的美金,面臨匯差風險偏大,
況且所謂優利定存,也只有定存前幾個月的利率很高,後面就回歸市場利率了。




雖然如此,但外幣定存,還是有它的好處的,
適合短期間不需使用外幣,或有閒置資金又懶得投資的人
不過看似風險很低的外幣定存,在定存期間還是要承受匯率的風險,投資主要就要看自己心臟的承受度了。

目前我會用外幣定存,都是為了買美股,透過分批買進、多筆定存的方式累積到一個金額,再一次匯款到國外


我建議想入門投資外幣的朋友,要比較觀察各國時事帶來的外幣風險,像是2016年英國脫歐事件發生前,台幣兌英鎊還有1:45左右,但如今2019年元月都跌到1:40以下了;澳幣也是自2014到現在,逐年下滑,最近一直徘徊在1:21-22之間,真是像滑鐵盧一般慘不忍賭,如果當時圖賺利率而買入的話,不是套牢就是認賠。


當時我放了兩三筆澳幣定存都套牢二、三年,最後因其他投資標的出現而選擇認賠賣出,與其不甘沉沒成本的損失,還不如快速切割,看向未來新的標的。(其實我賠最慘是南非幣,放8年還是虧...)
(以下為標準的賺利率賠匯差,2016年正是高點~如今往下掉的很明顯是不是?)



通常定存外幣的時間都要很久很久,才「可能」有賺到,且在定存的這段期間國際上發生什麼事也不知道。
所以我自認這個投資方試沒有低風險、且成效不好。

至於其他像選擇權、期貨之類的,因為太過複雜所以直接略過了。


 

本文有上篇請看《為何捨棄外幣定存去投資美股ETF?(下)

【以上純屬個人心得,並非專業論述,投資理財請自行斟酌自我風險承受能力。】

阿泡的投資理財與個人成長快速索引阿泡的投資理財懶人包
阿泡的育兒及精油日常快速索引阿泡的育兒&精油日常

LINE貼圖網址這裡
FB專頁:阿泡日常的五四三

 

arrow
arrow

    阿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